新闻资讯

Keep 2024年营收下滑3.4%,AI业务被当作救命稻草

界面新闻记者 | 覃思悦

界面新闻编辑 | 任雪松

Keep在港股上市后的第二份年报难以让投资界满意。

运动科技公司Keep近日公布2024年度业绩报告显示,截至2024年12月31日,Keep实现营收20.66亿元,较上一年度下降3.4%经调整净亏损(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)4.69亿元,同比扩大59%;录得毛利9.65亿元,毛利率由上一年度的45.0%提升至46.7%。

为夯实长期竞争力,公司持续投入资源于新的战略业务及技术革新计划,导致相关费用有所增加。”Keep在财报中解释了净亏损扩大的原因。

拆解来看,Keep营收来源依旧是三大板块:自有品牌运动产品、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、广告及其他。占比更大的是自有品牌运动产品,该板块2024年录得营收9.54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0.8%。其中,运动装备和运动服装实现了16.0%的同比增长。

剩下两个板块收入有不同程度的下滑,线上会员及付费内容业务实现营收9.18亿元,去年同期为9.96亿元;广告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1.94亿元,去年同期为1.96亿元。

图片来源:百度股市通

2024年以来,Keep股价长期徘徊在10港元以下。对比Keep在2023年上市后曾短暂去到过的42.400港元的高位,差距明显。市值方面,2023年7月12日Keep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时,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达到1.92亿港元左右。股票开盘,Keep高涨4.77%,市值同步增加至159亿港元。现在Keep的市值只有当时的六分之一。可见资本市场对于“运动科技之一股”的长期盈利能力存疑。

为了回应投资者的担忧,Keep在年报发布前三日正式推出了垂直领域AI模型Kinetic.ai,并上线通用AI教练“卡卡”。界面新闻了解到,该产品基于十年的平台用户运动数据,可为用户生成个性化训练计划,支持实时语音指导和动作识别。预计5月版本将整合多模态交互功能,包括心率监测与饮食建议。

这呼应了Keep CEO王宁今年2月“All in AI”的口号。彼时王宁称,Keep未来将全面押注AI,凭借十年积累的运动数据,推动在线健身从推荐转向生成模式。

事实上,Keep“自救”的态度一直很积极。近两年,Keep的重要动作基本围绕消费品和内容两大业务展开。

2023年财报发布的前一天,Keep在北京召开“处处皆主场”2024春响·Keep 8.0发布会,正式发布全新App 8.0版本,高调地对内容业务进行升级。在功能层面,Keep拓宽了运动品类和外部硬件设备的接入,除了常见的跑步、骑行,冲浪、滑雪等超60种运动品类也被囊括进来。针对国内近两年大热的路跑,Keep8.0覆盖了全国300多个城市超10万条跑步路线。

2024年9月,为了试水线下客流对于公司消费品的反应,Keep又在上海浦东嘉里城开出首家线下零售体验店。Keep向界面新闻提供的数据显示,门店覆盖智能运动设备、服饰、居家运动装备等全品类产品,零售、体验分别占比70%和30%。同时,门店也在测试户外装备、食品及赛事奖牌等品类,力求在不断扩展的产品线上寻找更优的零售策略和市场切入点。

Keep很早之前就已经开展了消费品业务,销售渠道布局在Keep官方商城和天猫、京东等第三方电商平台。在天猫平台上,Keep官方旗舰店销量更高的三样产品是瑜伽垫、跳绳和哑铃。这些产品在Keep消费品矩阵里,被称为“运动健身配套产品”,相对比较传统。

Keep线下零售门店负责人唐先刚在过往的采访中告诉界面新闻,在线下门店之一个月的运营中,以瑜伽垫、拉力绳为代表的传统消费品和以智能单车、智能手表为代表的科技消费品之间达成相对的平衡:美背八字拉力器、力量训练阻力带、软胶壶铃是销量更高的三件产品,同时家用智能大型器械Keep智能单车C2 Lite、Keep椭圆仪H1 Lite、Keep动感单车专业版等“大件”产品首月亦卖出超过20台。由于后者客单价高,在总销售额上,两类消费品是均势的。

在唐先刚看来,线下门店有其存在的必要性。“如果想让消费品业务更多更大地跑起来,线下是我们不能规避的一个战场。你会发现,无论是传统消费品还是智能设备产品,Keep的这些产品全部都是强体验性。这个属性注定要求我们去找线下的客群。”

当时唐先刚曾谈到,2024年末或是2025年年初,Keep在线下零售或许会有更明确的策略释出。不过从财务数据来看,Keep的消费品业务营收只能说是勉力维持了增长,增长率不到1%。内容业务表现更不积极,收入直接下滑近一成。所以,先来一步的反而是“All in AI”的高层指示。

图片来源:Keep社交媒体账号

在公司多次动作但营收仍无起色后,AI可以说是Keep跳出原有业务圈子的孤注一掷。

短期内,“All in AI”的调整的确给Keep带来了一些提振。Keep 2月宣布“All in AI”后,股价在两天内累计涨幅达47%,反映出资本市场对AI应用前景的乐观预期。建投海外发布观点称,短期内有望看到AI应用在Keep上的落地场景。Keep构建更深度的数据池,便于更高层次的数据建模。

但不可否认的是,这只是阶段性叙事红利。消费品领域分析师水一涵告诉界面新闻,线上健身平台的核心痛点是用户留存,而非技术不足,“疫情后用户回流线下是大势,AI虽能提供个性化方案,但是能看到一部分天花板的。”

Keep能否真正东山再起,需要解决的依旧是内容业务和消费品业务曾经面对过的关键问题:业务能否提升用户留存同时拓展广告、数据服务等新盈利模式?下一步,作为“新玩家”的AI业务能否和Keep的其他业务协同配合,打造Keep新的差异化标签?

由于前面几次转型考试表现不佳,目前留给AI业务的时间窗口十分有限。若Keep能在未来的半年或者一年内证明AI业务对付费率、毛利率等核心指标有实质性改善,有能力解决用户留存难、硬件盈利低、内容同质化等“老大难”问题,Keep的“第二春”就将到来。但若技术投入未能匹配资本耐心,公司将再一次陷入“烧钱换增长”的旧循环。

 

 

  • 1.83亿元资金被占用,节能铁汉被监管责令改正
  • 2025澳门生肖卡表:生肖文化与现代金融的完美融合
  • 盘前机会前瞻|首届具身智能机器人运动会今日开幕!这几家公司在核心零部件领域深度布局值得关注(附概念股)
  • 印方称与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交火
  • 上海复旦早盘涨逾3% 与支付宝共同研发“碰一下”专属芯片正式亮相
  • 遇到麻烦,告诉我们!
  • 因标的股权仍被冻结 ,国中水务终止收购汇源果汁
  • 【改进文风大家谈】学习前辈历史学家的文风
  • IPO雷达|沪鸽口腔转战港股:产品议价能力弱,递表前突击分红
  • 王毅会见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西斯
  • 招银国际:中国内地医药业有望今年继续迎来估值修复 创新药行情料分化
  • 社保基金最新持股动态出炉,重仓银行、有色金属等行业
  • 合同约定拿850万保底利润?重庆市一中院:约定无效,发回重审
  • 马德里公开赛郑钦文赛季“红土首秀”失利
  • 康方生物回应明星双抗数据争议
  • 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