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航班延误致乘客被关舱内8小时,深航:能否下机依据机场安排

界面新闻记者 | 宋佳楠

据媒体报道,4月24日,原计划于19:05从深圳宝安国际机场飞往青岛的深圳航空ZH9923航班出现延误,导致乘客在机舱内等待近8小时,直至次日凌晨3时11分才起飞。

一位女乘客在4月25日凌晨发布视频称,大家在封闭机舱内等待,不少人身体不适,期间没有实质性解决方案,空乘人员也未主动提供饮用水等服务。还有乘客质疑,既然天气不具备起飞条件,为何还让乘客登机。

对于上述消息,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工作人员于今日表示,4月24日晚ZH9923航班延误是因天气因素,但对机舱内情况并不了解。

深圳航空 *** 则回应称,航班延误是因暴雨等天气原因,直至次日凌晨3时11分才达到起飞条件。至于航班延误时乘客能否下机等待, *** 表示需依据机场整体指挥安排,会向公司反映并调查。

4月24日傍晚,深圳市气象台曾发布全市暴雨黄色和雷雨大风黄色预警信号,预计24日夜间到25日有大雨及局部暴雨,雨时伴有8级左右阵风。多个航班信息APP也显示,4月24日至25日,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因天气原因出现大面积延误。

据界面新闻查询,深航的《旅 *** 务承诺》规定,国内航班若因工程机务、航班计划、运输服务、机组人员四种属深航原因造成航班延误,延误8小时(含)以上,需补偿每位旅客人民币400元或者等额积分。此外,应向旅客提供餐饮、饮用水等基本服务,还需根据旅客需求,安排休息场所,协助旅客安排后续行程,如改签其他航班或办理退票等。

但若航班延误是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,航空公司应及时、准确地向旅客告知航班延误的原因、预计起飞时间等信息,让旅客了解情况,避免旅客因信息不透明而产生焦虑和误解。此次深航该航班因天气原因延误,大概率不在直接赔偿范畴。

雷雨季节,航班延误甚至被取消并不少见,但多数时候乘客会被安排在候机楼等待。此次事件的争议点则在于在机舱内等待时间过长,航空公司是否应担责?

交通部于201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《航班正常管理规定》,曾就航班延误时的主体责任和权益保障做出规范,其中有提到,机坪延误期间,应保证盥洗设备的正常使用。机上延误超过2小时(含)的,应当为机上旅客提供饮用水和食品。机上延误超过3个小时(含)且无明确起飞时间的,承运人应当在不违反航空安全、安全保卫规定的情况下,安排旅客下飞机等待。

不过,由于机场和航班情况各不相同,此次事件中深航是否应履行上述规定,还要看具体调查结果而定。

  • 四川甘孜州白玉县发生4.9级地震,震源深度10千米
  • 公园里为什么长满了人
  • 先锋电子2024年年报深度剖析:应收账款激增与营收背离
  • 东京通胀升至两年高位 支持日本央行加息立场
  • 特朗普关税对美国低收入家庭的冲击将远超高收入群体
  • 沪铝抗跌韧性凸显,未来关注这些因素!
  • 他比李白接地气,比杜甫乐观,比白居易刚毅
  • 马斯克终究不是白宫的“组织部长”
  • 奥维通信(002231)业绩预告变脸,股民索赔可期
  • 年内公募机构斥资超85亿元参与定增
  • 19年年化收益超12%,“双十”名将诺安基金杨谷持仓披露:仓位逐渐回升,新进CXO,增持聚光、九号公司
  • 湖南省郴州市统战部部长黄峥嵘主动交代问题,接受审查调查
  • 美一医疗直升机坠毁致多人伤
  • 华尔街大多头“缴械投降” 因关税影响下调标普500指数目标
  • 天风国际郭明錤:iPhone 17系列至少三款将配备12GB运存
  • 关键词: